去兔网 > 句子 > 正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唯美句子(形容水的优美句子)

2023-06-18 02:11 来源:去兔网 点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唯美句子(形容水的优美句子)

在拥有北纬30度和东经120度陆地准交点的土地上,一条大江自西南向东北奔流,与此同时,两岸南北丘陵山地之中,无数山溪汇壑成涧,又集涧成溪,蜿蜒曲折,流过村庄和田野汇入同一条江水。

这条江是富春江。在现有的考证中,富春江的名字说不清它的由来,但毫无疑问,这个美丽的名字,流传至今至少已有两千多年。

有山有水有人家,约6000年前,生活在大源瓦窑里的先民,在马家浜文化时期已经开始种植、狩猎、酿造。他们取土烧陶,制作器具,包括用夹砂红陶过滤器过滤酒糟。这个时期,富春江的鲥鱼已经被摆上了餐桌,富春江流域已经有了饮酒之风,“清醠之美,始于耒耜”,最古老的富春山居,开始于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在后来的记载里,“富春”是个古越语地名,从“富春县”“富春侯国”,及至晋太元年间改成“富阳县”开启新篇章到如今的“富阳区”,历史不断更新,它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

一句俗语倾耳听

在富阳1831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富春江流经富阳区境52公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富阳,严光肥遁之乡,公望嘉遁之所。不同的山水禀赋形成了富阳人不同的性格,人口迁徙流动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民俗、美食。他们世居繁衍,奔走谋生,出将入相,也叶落归根,李鞉诗云“飞出偶成霖雨,归来依旧青山”。

乡村和城镇从大地上生发,璀璨人文在大地上书写。一些人青史留名,一些人被写进家谱里,一些人活在传说里,一些人偶然来过,惊鸿一瞥却也流光溢彩。更多普通人的一生融入历史进程,像鹳山上富阳古城墙的一块砖石,沉默但不可或缺。

四仙八景三法师,

小小孙权一天子。

这句俗语是听村里老人说的,语调诙谐,内容很“凡尔赛”。富阳地灵人杰,英豪辈出。汉末孙坚、孙策父子崛起江东,孙权继之创建吴国,倡农桑,兴工商,开发台湾,功垂后世。

这一笔的起始,是东汉末年的瓜农孙钟。孙钟种瓜,是富阳三国文化第一个要讲的故事。

这个故事,离三国最近的东晋干宝《搜神记》和南北朝刘义庆所编的《幽明录》中各有演绎,虽然民间的传说往往免不了带有神异的表达,但故事的核心始终是孙钟种瓜施瓜的善行。康熙《富阳县志》孝子篇也将孙钟列在孝子第一。“汉孙钟,富阳人,性至孝,以种瓜为业,瓜甚美,好施,每遇贤达长者,必设瓜相饷。今瓜桥埠所谓瓜田是也。”

如今,在王洲的瓜江两岸,尚存石涨庙、雄瓜地、集善亭这些遗迹遗存,新建的孙权故里碑亭在田野上矗立也有三十年了。生活在王洲的农民,种瓜仍然是生活的一部分,沙壤土种出来的西瓜清甜爽口,一直很受欢迎,在富阳有一定的名气。今年,雄瓜地边上的田里种了大片的金丝皇菊,深秋以后,菊花盛放,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气势。听流传已久的孙权传说,看富春江两岸山水田园风光,吃乡土美食,进现代游乐园,乡村游的传统模式,因为有了文化的渗入,增添了不少的看点和乐趣。

王洲对面,是新桐乡,乡里的包家淇、蛇浦自然村是董邦达、董诰墓葬之地。“二董”作为富阳历史上职务官阶最高、艺术成就最大,官德声誉最佳的历史名人,大量传说故事流传于世。

约300年前,年轻的董邦达在壶源溪畔留下《壶源山题壁》,“欣看空际云飞去,笑问穷途梦觉无?”之后,他结束辗转多年的教书生涯,带着理想开启京漂生涯,一袭青衫,一张竹排,随春江水奔流,一路向前。

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京漂”十年,三十八岁的董邦达登进士第,成绩是二甲第二十名,任庶吉士。这一年冬天,他以《青林红叶图》为题,画了已经暌违的富春山水,并作题画诗一首:

青林红叶照秋潭,

挂席微风镜画涵。

一段清光描不得,

桐君山北富江南。

此后的董邦达,作为官员官声为人推崇,作为画家亦名垂青史,而家乡的山水,直到魂归故里,都是一段清光描不得。

董邦达、董诰父子,历事雍正、乾隆、嘉庆三朝80多年,才华学识、官德人品,深得当朝和后世称道。

曾五次回到家乡富阳的董诰,和父亲一样,给家乡的父老乡亲留下不少墨宝,有匾额题字也有家谱序文。场口镇上村村曹氏“志远堂”董诰题匾“光耀南弧”,《富春吴氏宗谱》董诰撰《表兄敬思公序》,新桐赵氏《富春赵氏宗谱序》……

这些流传于乡野及家谱上的文字,即使也有伪作,依然可见家乡人对二董的尊崇与喜爱。

董诰病逝后,嘉庆皇帝亲往祭奠,并写下“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庄田”的挽联。谥文恭。朝廷拨款建“董公祠”于故居,现为“二董纪念馆”。

2017年,富阳区董邦达董诰研究会成立,富阳人对这两位乡贤的研究正式有了组织。

几多民俗闹乡村

在富阳场口、环山、龙门、上官、新桐、渌渚,一年当中一些原本普通的日子,被拎出来,作为一个村里最重要的节日,比如场口八月半,龙门九月初一,环山、上图山十月半。过节时,人们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也将做寿、闹周等重要的庆祝活动都集中安排在这几天。以前,村里做寿的老人,也一起出资做“同年戏”放“同年电影”,那几天,附近小商小贩云集而来,整个村子都要热闹三天。过时节的时候还有一些特色食品,像女儿要给父母挑寿糕麦粿去贺寿,并让长辈用麦粿做回礼,分给客人和村里同房头的人家,寓意“寿糕来,高寿去”。

宴席上,各种方言交织,大家各说各的,场口方言硬气,新登方言婉转,大源、小源山里方言绵软,万市方言温柔。听得懂对方的方言,也是对不同地域文化一种接纳的态度,往远一点说,方言也藏着今天的富阳人迁徙及定居的密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多姿多彩方言是一把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

新登双江村的畲族村民在“三月三”举行盛大歌会,祭祖拜谷神,吃乌米饭。每年农历九月十六,渌渚新港村许氏宗祠,从富春江沿线各地赶来的九姓渔民的许姓渔民相聚一堂,他们祭拜祖先,也作“开网大吉”“收渔大利”等传统祈福仪式。

在渌渚镇,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是国家级非遗“孝子祭”。起源于“太太殿”(又称周王庙)庙会的“孝子祭”是祭祀南宋大孝子周雄的民俗文化活动,旧俗每年农历三月三、九月九春秋两次庙会,善男信女,抬周雄塑像到各村“出巡”,同时参与巡演的还有十番锣鼓、大头娃娃、高照、舞青狮等。被民间奉为“水神”“周显灵王”的周雄,在钱塘江一线多地建庙立祀,在浙、苏、皖、闽都有传播,是影响深远的民俗。

此外,“罗隐传说”里的晚唐诗人罗隐,今天的富阳人记得他写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也喜欢他“讨饭骨头圣旨口”在民间打抱不平。“永昌臭豆腐”在富阳一百多年的传承,“龙门孙氏祭祖大典”“东吴战马”“春江水灯”“东坞山豆腐皮”……在富阳的一百三十多个各级非遗项目里,每一个都可以讲出一个个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在近十几年,富阳人又过起来新的民俗节日,大桐洲把春天做成了节日,安顶山、拔山、春建的茶山催生了茶文化节,上官人选了春笋出兰花开的日子过节。一到秋天,龙门的九月初一变成了民俗节,人们吃油面筋、牛八碗。稻谷成熟后,人们赶去渔山,在稻田里过稻香节,又到万市杨家村的大银杏树下过银杏节。

在富阳的历史上,南宋初年是北方居民迁徙来富阳定居的一个重要时期。此外,古徽杭水道富春江上南来北往的客商居留、太平天国之后的移民潮也给富阳带来了新鲜的血脉。在信息和交流更为发达的今天,富阳更是敞开胸怀,欢迎天南海北的人们来富春江畔安居乐业。

去年,上图山村农历十月半过节当天,富阳正好召开了骨伤名医张绍富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场口民风尚武,西南上图山一带重峦叠嶂,山中有野兽,山下有猎户。上山下山,有猎获,也有人伤亡,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加上山上遍地中草药,又催生了上图山张氏骨伤的兴起,产生了骨伤名医张绍富。这位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的奠基人,从上图山走出去,在东梓关扬名,一辈子低调,一辈子救死扶伤,只告诫后来人:“给病人看病,千万马虎不得,你粗心一时,病人就会痛苦一世。”

一块牌匾说开去

在富阳的乡间,现存牌匾最多的当属龙门古镇,它108块牌匾的后面,都藏着故事,而这些故事的后面,往往是一个家族的家风家训、文化传承。“义门”是乐善好施、赈灾救民,“余庆”是积善人家庆有余,“思源”是告诫与教诲,“耕读世家”是乡村最常见生活状态,“端履”是清正自省,“春及”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澹台灭明”是对先贤的尊崇,“法官及第”是新旧时代碰撞,“文华巨族”是对孙氏家族的褒奖。读懂了龙门的这些牌匾,也就读懂了中国的文化史。

在相似的文化背景下,五代时期,谢懿文任杭州盐官县令,死后葬于富阳,后人遂以富阳为家。谢懿文有三子:善继、善述、善寿。善继长子谢涛是北宋初期著名文学家和诗人,次子谢炎工文章。自谢涛、谢炎起,谢氏一门三代六进士,一时风流,为宋代士大夫家族典范。之后,谢氏衰微,迁离富阳,出自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国主李暠的李氏家族落脚常安古城村后,又一次迎来了这个家族的高光时期。熙宁六年(1073年),李勉考取癸丑余中榜进士,不仅终止了富阳自谢景平后连续二十年的进士荒,从谢氏的手中接过了文化的接力棒,更激扬起古城李氏在科举场上锐意进取的浪潮。古城李氏,文脉一直连绵不绝,既有“五代十进士”的底蕴,也有以“廉直”著称的“清节之士”李鞉,“公清宰相”李宗勉。今天的古城,仍然留存着的一些古地名“花园里、折桂坊、考院、书院、杏子园”,还是能想象出它的由来和李氏家族的联系。

宋末元初,古城李氏在壶源溪流域发族,祖籍丽水云和的叶李迁居富阳,成为环山庆护里(今环山乡环一村)叶氏的始迁祖。因和好友朱清等“伏阙上书”弹劾权相贾似道而为天下人知的叶李,在宋朝时,欲为国效力而受冤屈贬斥,终于“太学生”,报国不能,出仕元朝后,依然清明廉正,一身正气。他的一生,践行了士大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精神。而他的好友朱清则在宋亡以后,隐居乡里讲学,终身不仕,号东山先生。之后,叶李后人叶稠延续先祖家风,明宪宗为旌表其“勤政廉洁、秉公执法”,赐“豸史第”金匾一块,又命建“绣衣坊”牌坊一座。

像这样的家族,在富阳的乡间,从留存至今的乡村祠堂和古民居、古建都可见端倪。龙门的厅堂,大源的蒋家祠堂,东梓关的“许家大院”“安雅堂”,上村曹氏宗祠里刻在72根石柱上的楹联,窈口村潘氏的“友于堂”,里仁村新灶上承启堂……

一块城砖留手印

2022年3月,在“发现杭州2021·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盘点”上,来自新登古城墙的一块印有一个完整手印的清代城墙砖,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新登,人们还发现了古城墙砖上的手指印、脚印、文字,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工匠们,给后人留下了些许痕迹,即使依然不能考证出他们是谁,但又有什么关系?

新登,旧名新城,古称东安,置县于三国东吴黄武五年(226年)。这座底蕴深厚的古城,在近年的文化复兴中挖掘出了大量的历史人文。在与新登有关的故事里,每一个被历史记住姓名的新登人,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安史之乱时以身殉国的许远,致力于“永贞革新”的改革派凌准,新登“唐城”的建造者杜稜父子,文学家、诗人罗隐,抗倭英雄、初建上海城的方廉,官塘周家一门三院士,越剧名家徐玉兰……

在流经万市、洞桥、胥口、新登等四个乡镇的葛溪流域,葛洪来此炼丹,鸟窠禅师从这里出发,弘一法师来此修养,而“试向桑田问耦耕”的苏东坡,在葛溪两岸留下了东坡古道,写下了他对这片山水的喜爱,也记录了他关注的民生疾苦。

因诗歌而被富阳记住的诗人里,苏东坡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一位。在富阳,自魏晋至民国,吴均、李白、吴融、苏东坡、范仲淹、李桓、杨维桢、康有为、郁达夫……这一千多位诗人,在有据可查的记录中,写了两千多首诗词描述过富春江,然后,在这些诗人里,还有不少人踏上富春江两岸的土地,又写出来一些诗歌,记录下他们的另一段行程。那些因富春山水、个人际遇触发的灵感,凝练出如今依然脍炙人口的诗句,有如雨后氤氲在两岸的云气,滋养了富春大地的文脉,也厚植了富阳城的人文底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唯美句子篇二

在迁西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种优良的果树,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让百姓得以饱腹;如今大面积的种植,让百姓足以富裕。树被称为栗树,是北方嘉木,成林连片,蔚为大观;果被称为板栗,是迁西特产,闻名于世。迁西全境都有板栗栽培,被称为栗乡,确也实至名归。

每一个栗乡人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板栗情结”。栗树历数百年而不改其坚韧,栗子经数千年而不改其性味,其诚其信,与迁西人品格互为表里。

栗子在白露前后成熟,栗农们也就要忙上半个月左右。栗子被称为铁杆庄稼,树上产的粮食,所以栗乡人对于栗子的吃法也颇有些研究。

有人摘下栗蓬,用脚踩开,扒出白皮的栗子,吃得津津有味。还未完全成熟的栗子水分多,有股特殊的清香味,跟青核桃相似,吃起来没够。栗子下树后过了“满月”就好吃了,这个道理跟白薯一样,都得放些日子。

如果在树下捡到风干板栗,特别是藏在草稞里没有被曝晒过的,很好剥,特粘软,有咬劲儿,清香味、果甜味、糯粘劲儿齐备,这个糯劲儿是鲜栗子所没有的。

栗花开放的时候,整个迁西铺天盖地一片金黄,香气弥漫半个月之久,哪怕夜间梦里,只要窗户有一点缝隙,香气就会窜进来把人叫醒。这种香气中还掺着一种甜丝丝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可称得上“余香绕梁,半月不绝”呀!民间有“栗花香,狼进庄”的说法,不知道这里有什么缘故。

要把栗子弄熟,各家有各家的办法,不管是老人孩子,最害怕炒栗子“放炮”,“嘭嘭”声很吓人,还有可能嘣迷了眼睛,非常危险。于是就有人先煮熟了再炒,这种方法不好剥皮,栗子皮上还粘不纠纠的,有的先蒸再炒,效果也差不多。

还有一种办法比较好,把栗子放进锅里,让每个栗子都贴在锅上,然后加大火,待锅烧红,挨锅那面的栗子皮烫煳了之后再翻炒,这种炒法保证栗子好剥,用手一捏就张开嘴,不带嫩皮的完整栗仁就滚了出来,而且保持了香甜糯。

近几年,出了炒栗子新方法——干煲。在电饼铛里放两层栗子,盖上盖,听到一两“放炮”声就炒熟了,不煳,也不裂口,但栗仁已经和栗皮分开,非常好剥,风味保存完好。

如果在大街上,听见“嘭嘭”炸响,又闻到香甜味道,不用说,是在炒栗子。这股香甜味道关也关不住,直接就钻进鼻孔,这可是任何调味大师也调制不出来的。

栗子熟了可不能马上就吃,那会烫着,再馋也得忍一忍。有人见着炒栗子馋得等不及,又不会剥,就用牙磕,结果里面的水气瞬间释放,把嘴呲个大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唯美句子(形容水的优美句子)  第3张

剥栗子也有讲究,用指甲在栗子鼓包的一面横着一掐一划,然后一捏,栗子硬皮就张开了,栗仁就齐齐整整剥出来了。

把栗仁放进嘴里,没等细嚼,一股香甜味窜上了舌尖,直冲味蕾。世上的甜味有千百种,迁西栗子的甜味绝无仅有,品尝着这种香中带甜的味道,就如同在梦里,那香气氤氲的感觉,那甜味笼罩的氛围,文字怕是表达不清。或许用一句诗形容更为恰当些:“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

咬下半拉栗仁儿,用舌头一压,香甜中竟然有些粘软的感觉,这就是迁西板栗的一大特性,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唯美句子(形容水的优美句子)  第4张

不好说迁西板栗的糯,只好用糯米打比方。吃在嘴里好像一块江米做的粘糕。用舌头稍用力一压,栗子仁还有些弹性,随即如化了一样,变成粘粥了,可是用舌头感觉一下,顺顺滑滑,一点渣滓也没有,似乎就是个小面团变成了小粘粥,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假如吃栗子,只吃到香甜两种味道,那就是很不错的栗子了,已是上品,多数栗子只有一种味道,或香或甜,那只算得上是凡品吧。而迁西板栗兼有香甜糯三种味道,这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拟的,且多种营养指标居全国各地板栗之首,所以是极品,是神品。难怪古代用板栗入药,也有每日吃上几颗板栗便可强筋骨、壮肾腰的说法。

试想,当年杨贵妃要是知道迁西板栗这么好吃,也许就不用派人八百里加急去岭南取荔枝了吧!倒是人家慈禧太后慧眼识珠,用栗子面做成窝窝头,至今留下一道美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特产,香甜糯的迁西板栗,是上天赐予这方子民的宝物,哺育了勤劳朴素、仁义善良的迁西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唯美句子篇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唯美句子(形容水的优美句子)  第5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句话里包含了最基本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生命,不同的地域,养育不同的人民。正如《道德经》中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个地方的水土环境,就是人们必然要遵循的第一要素。所以,老虎在丛林为王,骆驼在沙漠为尊。

适者才能生存。

反过来:能够在一方水土中生存并繁衍后代的人们,都是适应了这一方水土。这一方的水土,虽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生运动和变化,但相对于人类的个体生命,这一方水土的变化,是相对固定的。

时势易也。随时势而改变自己,就是适者。

发生疫情属于自然的进化。但是,面对疫情,如何选择生存,就是生活在某一方水土的人们需要转变自己的时机选择。

疫情的出现,打破了已经固定的生活习惯。已经形成习惯的固有的生活方式,有两个方面:一是自小在家乡养成的先天习惯,这是历史的传承,是出生地的水土的养育;二是后天为生存而选择的某地城市的习俗,这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的。先天的水土是安逸舒适的,后天的水土是被动适应的。

人类需要群居才能更好生存并持续生存的记忆,是深深印在骨子里的。在当前快节奏的带动下,人们喜欢向往更高更大的平台,来实现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扎堆到那些超一流城市就成了青年人的第一选择。于是,城市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集中。当疫情到来的时候,突然发现,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竟然是以往被深度忽视的东西:粮食、蔬菜。在最基本的生存面前,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目标,根本经不住冲击。

移民,是当下最时尚的话题和行为。呆在家乡,成了没有出息的代名词。走出去、离开家乡,就是展翅高飞了。

所以,排队出国。有了“出国深造”的背景,就以为是个人才了。以为在超大城市工作,就是有成就了。可是,我却清楚地知道:那些超级大城市的生活节奏、竞争压力,已经让人难以承受。毕竟一个地方、一个城市,资源是相对的。人越多,人均就少,资源的短缺就会显现出来。

一方水土养育的这一方人民,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化和习俗。但是,在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城市和国家,肯定形成不了属于这个城市、国家的自有文化和习俗。因为文化和习俗,是需要时间沉淀,需要时间酝酿。一个一直处于膨胀式发展的地方,这里的水土,它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捂热了没有。

一个城市的高精尖,是一个很欺骗人的话题。就好似白富美、高富帅,老天把那么多美好集中到这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也往往同时把灾祸埋伏进去了。天妒红颜,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当一个城市将自己标榜为高端的时候,就如同一个内心里分明是精明、精细、精致的人,包装成“精英”,就成了事实上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你为这样的一方水土付出了你的青春,不知不觉中,你也不断成为如此的精致的利已者。

那么,在如此的气氛下,这个城市,也就成了不断的养育此类精英人士的那一方水土。

我们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父母? 我们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故乡?我们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很简单,只有四个字:生我、养我。

父母是生我养我的人,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家园,祖国是生我养我的土地。长大了离开父母,突然明白了父母养育的恩。有了翅膀飞向天空,突然会忆起故乡一草一木的情。如果出了国,就会懂得自己的背后,一直有那么一片土地在支撑着自己。

生我、养我的人、家园、土地,构成了那一方水土。正是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这一方人,其中就有你。

我们要回馈,我们应该回报。我们应该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回到生你、养你的人的身边。

叶落要归根。

疫情无情,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精英无情,分出高低,区别对待。

那么,当我们合心同力战疫情的时候,我们不做他想。待疫情无踪的时候,请你回到你的家乡吧,你的家乡更需要你!

祖国的山河大地,处处美丽。但是最美丽的那一方水土,必然是魂牵梦绕、生你养你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