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兔网 > 杂谈 > 正文

​被黑为刘伯承元帅败仗的巨野战役实际上是天花板级的胜仗

2024-10-10 03:34 来源:去兔网 点击:

被黑为刘伯承元帅败仗的巨野战役实际上是天花板级的胜仗

巨野战役是刘邓大军去46年对敌军5,11在巨野地区展开的一次战役,此役我军以4300余人伤亡毙伤敌军5000余人,其中包含歼灭11旅32团。黑此次战役为败仗的,主要理由是19旅旅长吴大明21团政委姚丕田阵亡,且未能歼灭11旅,作战结果我军撤退。

首先,我们看判断为败仗的理由是否成立:

一、牺牲了干部就是败仗吗?一战涟水牺牲了10纵司令员谢祥军,辽沈战役之义县战役牺牲了东野炮纵司令朱瑞,其中,朱瑞虽然是炮纵司令,其级别实际上是副大区级别(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是解放战争牺牲的我军最高级别将领。按牺牲干部为标准这两仗怕都是败仗了,战史是这么认可的么?显然这个败仗标准是不成立的。

二、没有歼灭计划目标,部分歼灭就是败仗吗?按这个标准,那我军的败仗就太多了。还是举一战涟水,我军计划使用1,6师,9纵,皮旅,10纵反击,歼灭74师于涟水城下,实际上只打成了击溃战,连一个营级建制都没歼灭,按这个标准,一战涟水那不是妥妥的败仗?显然这个败仗标准也不成立。

三、后撤就是败仗吗?这个标准更离谱,那么我军第一年还有什么胜仗呢?还是以华东为例,苏中战役放弃了苏中,宿北战役后转移鲁南,鲁南战役后转移鲁中,莱芜战役还放弃了华东首府临沂,孟良崮战役后后退到南麻一线,那不全成了败仗了?显然这个败仗标准也不成立。

巨野战役的定性如何呢?最权威的莫过于刘帅的战役总结了:“我获小胜”。当然,总结也指出了些战役弱点,比如一开始打成牛抵角的僵持状态,除了杀伤敌军外没有什么俘获,觉得这种仗不划算,但这些弱点不影响战役的定性,再优秀的战役恐怕都不会十全十美,没有弱点,就连夸上天的苏中战役,谭震林都指出了分界战斗的弱点,割裂的八战围攻海安失利就更不用说了。

对手又是怎么看巨野战役呢?我想整11师师长胡琏和11旅旅长杨伯涛最有发言权。

胡琏:“平时编制不适应于实战”“两团制只能挨打,不能驰骋战场”“不适应解放军擅长的新战法。”“一秉旧章地对付解放军,就不能不大触霉头,被动挨揍。 ”“对解放军战力估计过低,且妄自尊大,失于轻躁。”(杨伯涛回忆文章《龙凤战役》)。“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那是很可怜的”(胡琏录音谈话)。

杨伯涛:“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与刘伯承二野交手,第五军攻龙蝈集攻不下。整第十一师守张凤集守不住,有人称为“龙凤战役”,以相讽刺。”(杨伯涛回忆文章《龙凤战役》)

胜负的问题说清楚了,恐怕看官就要问巨野战役就算是胜仗,你怎么能说是天花板级的胜仗呢?打仗是要看自身作战条件和对手强弱的,以这个参照标准而论,巨野战役就是天花板级的胜利。

一、我方的作战条件

1、兵力:4个纵队欠2纵第4旅,总兵力5.5万左右,其中1万是刚刚补充的新兵,也就是说老部队仅4.5万左右

2、装备:山炮20余门(但无炮弹,相当于没有),实际上仅有迫击炮作战(一个团一连的迫击炮)总数不到150门。

3、弹药水平:弹药不足,其中山炮弹没有,迫击炮弹和手榴弹由于质量差又多不炸(刘伯承元帅总结)

二、敌军作战条件

1、兵力:5军未整编内战初期兵力达4.8万,一个师1.3万,参加巨野战役2个师加军部按编制约3.5万,攻克淮南伤亡2000余人,再算点不满员的因素,参加巨野战役兵力应在3-3.2万左右。11师编制2.8万,欠一个团,约2.5万,算点不满员因素,起码兵力有2.2-2.4万,两大主力参加巨野战役兵力和刘邓兵力相当。

2、装备:105榴弹炮20门,山炮60门,战防炮70,门其他炮627门,火力上对刘邓压倒优势。

看完双方力量对比,打这样的仗,谁还能干得更好?东北沙岭6个团干不过新6军1给团,兴隆岭我军12个团干不过新一军两个团,德惠我军4个师干不过新一军欠一个团的50师;华东方向淮阴之战9纵,5旅,皮旅干不过74师,二次涟水战役6师干不过74师。孟良崮虽然打掉了74师,但我军动用了对手5倍的力量,且74师榴弹炮没有参战,而我军装备极好光特纵就有榴弹炮48门,野炮27门,1纵就有一个炮兵团,其他纵队至少一个炮兵营。南麻、曹县都是我军10万围攻11师失利,且敌军没有营级建制损失(到当年的南麻战役时,各纵都差不多完成了炮兵团的组建),丁里长之战我军15万对战5师2万来人落败,47年12月份的通许之战6纵完全不是5师(欠96旅)的对手。

对比下战争初期华东方面甚至延续到中期对敌五大主力的战绩,说巨野战役是以作战条件而论的天花板级别胜利不为过吧?

参考资料:《刘伯承传》、《刘伯承年谱》、《粟裕文选》、刘统之《东北解放纪实》《华东解放纪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

#文章首发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