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兔网 > 杂谈 > 正文

​《大宅门》导演郭宝昌谈养母 因他做的这两件事 养母至死都不原谅他

2024-12-14 21:58 来源:去兔网 点击:

《大宅门》导演郭宝昌谈养母 因他做的这两件事 养母至死都不原谅他

上一期我们追溯了关于《大宅门》这部经典大戏的人物原型,这期我们就来说说《大宅门》的编剧及导演郭宝昌,我们的郭导与他的养母郭榕女士之间的故事。

宝儿爷与养母郭榕晚年的珍贵合影

自2001年《大宅门》播出到今天已有整整二十年,至今这部经典大戏仍是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一。在剧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甚至到群演都堪称是神级演技,更有很多喜爱这部大戏的观众戏称“剧中无配角”。

同时也有很多人将《大宅门》和《红楼梦》相提并论,这也是因为除了二者的故事都与家族的兴衰史有关,并且有观众认为《大宅门》的主角七爷白景琦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两个塑造的角色有很相像的地方。更是因为这部剧的编剧兼导演——郭宝昌与《红楼梦》的原作者——曹雪芹,两人也有着很多极其相似的地方。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是根据自己的经历编写出的大作,而《大宅门》同样也是郭宝昌导演依据自己在同仁堂乐家的经历写成的。不过所谓“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同曹雪芹一样,郭宝昌也曾因为自己的作品,承受了很多当时自己无法承受的重量。因为政治的原因,早已把著作《大宅门》这部资产阶级大家族的兴衰史的他,也曾多次因即将出世的作品受到过无数次批判,其著作手稿也是多次遭到毁坏。

87年《红楼梦》剧照

《大宅门》影像资料封面照片

然而在无数次手稿被恶意毁坏中,最令宝儿爷难以接受的一次“损毁”,是来自于他的养母郭榕。而要说到他与养母之间的故事,还得从郭宝昌被卖到乐家说起。

郭宝昌本出生在一个非常贫苦的家庭,而他的本名为“李保常”。年仅两岁时父亲就因外出务工时冻死在大街上。后来因家中孩子众多,仅凭其生母一人实在难以抚养。父亲去世不久,他就被母亲以当时80元现大洋的价格,卖给了河北沙城火车站的吴家,随即改姓为“吴”。后来就像《大宅门》第二部中所述的那样,郭宝昌的三姨听说这个事后,连夜赶往沙城并把孩子给接了回来。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三姨作为家中长辈对小辈的关爱,而是他三姨认为,“这样一个机灵的男孩儿,只卖80块钱实在太亏了!”就这样,年仅2岁的郭宝昌就又以300块大洋的价格,被三姨卖到了当时北京同仁堂的乐家。至此这个长大后本该靠天吃饭,每天起五更趴半夜在田中耕作的穷孩子,命运被彻底改变了。

郭宝昌的养母郭榕是《大宅门》里白七老爷正房太太,李香秀的原型人物。真实的郭榕,也是宝爷笔下的郭榕几乎和剧中李香秀完全一致。郭榕也是出生一个非常贫苦的人家。当她还是少女时,本人就已经出落的极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郭榕的父母和所有穷苦人家的想法一样。生个儿子家里还能有个壮劳力,儿子长大后还能娶亲成家为家中添丁进口。但是生了女儿家里的处境就完全不同了,所以长相极美的郭榕就以500块大洋的身价被卖到乐家,专职替当时身为乐家掌门人的许叶芬抱狗。虽然身份还是宅门里的下人丫鬟,但凭着自己聪明与美貌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就连平日的穿戴都比其他下人丫鬟要好的多,甚至还被老太太特许不用做杂活伺候人。因此作为整个宅门唯一受老太太独宠的郭榕,性格极其高傲,以至比一些普通的贵族小姐表现的更与众不同一些。

也正是因为这份后天养成特有的清高气质,被白七老爷白景琦的原型,也就是乐家的四老爷乐靖宇看中。并深深为其着迷,甚至达到痴迷的状态。这时心气颇高的郭榕,也察觉到四老爷对她的心意,慢慢地将老爷的胃口吊足后,对四爷一锤定音道“娶我可以,但我不做小,做就做你的正房太太”就这样,已经70岁乐靖宇最终力排众议,将年仅26岁的郭榕,明媒正娶进乐家的宅门中。

可不管当时的四老爷乐靖宇多么的有钱有势,终究还是敌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已经步入古稀之年他已不再具备生育能力。这也就致使郭榕在乐家宅门中,孤零零一人没有子嗣。然而在这个大家族中,无子嗣的女人几乎就没有财产继承权。于是郭榕决定在外姓中,收养一个“底子”干净的孩子作为自己的子嗣。恰好在机缘巧合下,当时仅2岁的郭宝昌就被郭榕买下,但是郭榕并没有马上将他带进宅门,而是暂时放在自己母亲身边生活。直至郭宝昌12岁,郭榕的母亲去世后,他才被接到乐家宅门。郭榕也在接回养子前就和宅门里的所有人,提前打好了招呼“谁也不告诉这孩子是被自己收养的,要让他知道自己就是他的亲妈”

正如第二部郭导在旁白中说的那样“李香秀开始了和马立秋(剧中由张少华老师扮演李香秀的母亲)完全不同的教育。她要把这个出身于贫苦人家 骨子流着贫农血的穷小子,培养成一个大宅门里真正的爷!”于是在郭宝昌14岁的时候,就开始被母亲培养喝茅台、泸州大曲等名贵白酒。等自己的酒量从一口变成两瓶的时候,母亲又开始让自己学会抽“大中华牌”香烟。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郭榕也从不会忘记,时刻在孩子边上告诉他“你将来是要做大事的”郭榕的这种另类培养方式,貌似确实是一个能够快速将郭宝昌培养成一个“爷”的方法。

然而郭宝昌也没令母亲失望,几年后这个由后期快速培养的宅门“准少爷”,已经可以一顿饭能喝2到3瓶茅台,香烟不是大牌子不抽,甚至烟不离手的程度。俗话说烟酒不分家,郭宝昌这个准少爷平时还得有点娱乐不是。所以他迷上了看戏,迷到时常要偷用母亲的印章为自己的空白请假条盖章签字的程度。至于因为他争强好胜,经常在外面和别人打架斗殴,大肆挥霍母亲给的零用钱那更不在话下了。但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些行为举止,过于和自己的养父乐靖宇相像。四爷非常喜欢这个养子,还常说看到他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所以平日里习惯一人在房间用餐的乐四爷,经常拉着这个养子和自己吃饭。两人边吃边聊,当然主要是郭宝昌听自己养父讲自己少年与青年时发家的各种事迹。可以说宝儿爷后来的《大宅门》第一步的故事,几乎全是乐四爷和他的“聊天记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终于有一天在他们母子之间出现了一条,永远横亘在二人心中的裂痕。随着郭宝昌的成长,也随着耳濡目染了太多养父给他讲述的故事。他开始迷上了写作,最后结合自己听到戏文,竟然心血来潮开始构思以乐家为题材的《大浪淘沙》的小说文集。这天郭宝昌外出归来时,发现母亲正铁青着脸在自己屋里等他,原来郭榕在收拾儿子东西的时候发现了写作的素材手稿。郭榕也不等郭宝昌和自己解释,直接命令他亲手烧掉所有手稿素材,并以毋庸置疑的语气命令他“以后不准你再乱写!”最终郭宝昌只能亲手烧掉自己,日夜撰写的初代《大浪淘沙》的手稿。这件事也是让郭榕临终前,都不能原谅养子的第一件事。看到这您可能就要问了,不就是一些素材手稿而已啊,至于这么大的反应嘛?关于这里面的故事以后咱们再细聊。

而第二件事就要从1959年,郭宝昌在北京电影学院系主任田峰的极力推荐下考入电影学院后说起了。考入大学后,郭宝昌在田峰的鼓励继续完成《大浪淘沙》的手稿。可惜又是在写了一部分后,因“替资本家树碑立传”当即被打成反动学生,手稿随即又被烧毁。而郭宝昌本人,也被发配到北京南口农场进行劳动改造。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期间,宝爷收到一份特殊的来信,信封上写着“李保常收”这个名字正是自己以前的名字,信的背面写着“若无人签收寄回莲花村”(“宝昌”这个名字是进入乐家后,四爷取“保常”的相同音译改为“宝昌”)。看到这行字的时候,宝爷已经明确这封信就是寄给自己的。因为他认出了这个地址,就是他的三姨现居住的地址。看过信后,他发现这封信是自己的哥哥寄来的寻亲信,并且哥哥还在信中写道“我终于拿到你的地址,如果真的是你,你就会一封信”血浓如水,宝爷当即回信道“你要找的人就是我,如果你有空,就来一趟把!”兄弟两人在几经辗转后,终于在张家口干校相约见面

在见到自己的大哥后,郭宝昌得知自己的母亲还在以卖孩子为生。甚至将13岁的女儿都卖到青楼,以求换钱糊口。再也按奈不住自己心中各种疑问与冲动,郭宝昌决定瞒着独自启辰去真正的老家看望生母与大哥,在出发前他决定和郭榕说说明一切。郭榕听后表示“你理应去看她,但在感情上,你不应该去看她!”可当时寻母心切的郭宝昌,并没有理解养母这番话的真正含义。当自己再回来时的第二天清晨,郭宝昌正在院中洗漱。不久就听到养母在房间打骂“狼!我养了一直狼!狼!喂不熟的狼!”郭宝昌终于明白,其实养母并不希望自己去找生母,此时已经对自己产生了恨意。但在郭宝昌心中,还是把郭榕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去对待。他去看望生母,只是想让自己此生无遗憾。可不善言辞的他,始终没有告诉养母自己这个想法。母子二人后来又因为家族财产继承的事,频繁发生争执。各种矛盾一起爆发后这对养母子之间的感情已经达成危机的边缘,但两人对这种感觉又感到无能为力。

1978年,在郭宝昌38岁时,当时身在广西的他突然收到朋友急电“母病危,速归”他当即买了车票一路向北返京,但在返京途中,郭榕便已去世,他始终没能来得及看母亲最后一眼。在郭榕临终前,守在床榻前为她送终的,并不是她唯一的儿子,而是当初把郭宝昌卖给自己的三姨。三姨在见到郭宝昌后,告诉他郭榕临终前说了“无牵挂”这三字后就去世了。郭宝昌听后泣不成声,因为他知道“母亲走时心里有恨”直至郭宝昌老年时接受的一段采访中,谈起这段过往时他含泪说道“她(母亲)知道这句话迟早会被我知道,她想气我。她恨我。但也正是从这句“无牵挂”里,我恰恰听到是她对我的百般牵挂,她是爱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