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兔网 > 杂谈 > 正文

​何为三马食槽,金牛在后

2024-11-11 22:08 来源:去兔网 点击:

何为三马食槽,金牛在后

何为三马食槽,金牛在后(历史驿站)

(七星桥上的作品)

古有名言,知之广泛,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语出汉朝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比喻只贪图眼前利益,不知有人正在算计他。

历史上,如此事例不少。而最为有名的莫过于三国与东晋年间,曹操、司马懿、牛金三家故事。

先有腥味,后有韵味。

这个故事叫什么呢?

这个故事叫“三马食槽”,继篇叫“金牛在后。”

三马食槽,亦作“三马同槽”。史书载,汉丞相曹操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故提醒其子曹丕一定要小心司马懿。

何谓三马,乃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昭父子。

但曹操子孙并没有完全遵守曹丞相之嘱,依旧重用司马懿,后来司马懿计赚曹爽,掌魏国军政大权,架空魏帝,欺负曹氏,遍诛曹氏家族。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继续如此,直至“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篡魏称帝,改立晋朝,使曹操曹丞相南征北战,千辛万苦,一生心血,附之东流。

此乃汉分三国,三国归晋之始。

此谓“三马食槽”。槽,曹也;马,司马也。

而“金牛在后”何意?

金牛,乃牛金也。原为曹仁年轻部将,极为得力,长得英俊潇洒,特别帅气。

史载:东晋中宗元帝司马睿,宣帝司马懿之曾孙,武帝司马昭之孙,琅琊王司马觐之子,其实牛金之子也。盖琅琊王司马靓之妃夏侯氏,生得千娇百媚,水性杨花,因小吏牛金入值,见是美貌少年,诱与私焉。往来即熟,因而有孕……至生时,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因育之……及夏侯氏临终,明为元帝言之。元帝暗召牛金,牛金已死。元帝耻于复姓,遂冒姓司马氏,厚赐其(牛金)子而遣之。

老奸巨猾之司马懿亦不曾料到,自己及子孙百费心机而篡之曹魏江山,不久,竟属牛氏子孙。其实,一半仍归曹氏。

夏侯氏,本曹操之原姓,由于大宦官曹腾认其父曹嵩为义子,方姓曹也。

此便是“三司食槽,金牛在后”,亦称“三马食槽,牛继马后”。

牛金,为曹家遭司马家欺负,着实报了一箭之仇,也不枉当初年轻时,曹仁大将厚爱一场。

亦有史载,与琅琊王妃夏侯氏有关系之牛金,乃小吏牛金,非将军牛金。将军牛金,因司马懿思“牛继马后”预言,心生忌讳,怕牛金将来会对子孙不利,就派人请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为人坦荡,没有提防之心,“饮之即毙”,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送了命。但是,后有同叫牛金者,为司马懿之孙琅琊王司马觐之门下小吏,与其妃夏侯有染,而生后为晋元帝司马睿。

(曹操嘱曹丕图)

无论将军牛金,还是小吏牛金,皆姓牛名金。司马懿药死将军牛金,却难料小吏牛金。任机关算尽,也抵不过天意也!

天理昭昭,天道轮回。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有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更有“三马食槽,金牛在后”也。

抬头三尺有神灵。非虚也。

(七星桥上2024.2.22日晨写成十洲小雅室,选自笔者《小雅杂谈》之文。原创不易,请勿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