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兔网 > 杂谈 > 正文

​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究竟有多厉害?

2025-02-10 15:28 来源:去兔网 点击:

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究竟有多厉害?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无法南下,所以仕于金国。尽管在为金人办事,但辛赞却一直希望能有朝一日与金人决战。因为祖父所带来的影响,加上辛弃疾不断目睹被统治汉人的屈辱,所以青少年时期的辛弃疾就立下了壮志报国的崇高理想。

1161年,金兵南下,致使金朝兵力空虚,此时被压抑的汉人们彻底爆发,起义抗金,其中以耿京势力发展最迅速。辛弃疾见此情形,也赶紧号召自己的队伍起义抗金,可最终只有两千人,难以独立抗金,思来想去,辛弃疾绝对投奔耿京麾下。

对耿京而言,他只是欣赏辛弃疾的才华,于是让辛弃疾当了掌书记,负责管理印信,可让耿京万万没想到的是,才华横溢的辛弃疾,其实还有着极强的战场实战能力。

1162年,辛弃疾在耿京的命令下南下和南宋联络协同抗金的事情,任务很成功,但辛弃疾在返途时,耿京却被叛徒张安国杀害,而起义军也四分五裂。危急时刻,辛弃疾当机立断,率领五十人夜袭张安国营地,成功生擒张安国,并逃过追杀,将其带到了南宋建康城。

自此后,汉人皆知辛弃疾战神之名,这一年,辛弃疾23岁。

对于辛弃疾,宋高宗既喜欢又忌惮,于是索性给了辛弃疾一个文职工作,让他安稳度日。与主战的辛弃疾不同,此时的朝廷一派求和之风,所以对于辛弃疾的主战建议书,自然无人理会,最终石沉大海。

1174年,强敌来袭,可南宋并无战意,心急如焚的辛弃疾在悲怆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再之后,辛弃疾被频繁调动,直到1180年任湖南安抚使,辛弃疾才觉得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湖南盗贼成灾,辛弃疾上任后,经朝廷允许,立马着手建立飞虎军,将当地匪患清除得干干净净。

当匪患得以清除后,壮志不已的辛弃疾又希望让飞虎军参与抗金战争中,可没想到主和派先下手为强,以辛弃疾拥兵自重为由,让他丢了官职。辞官后的辛弃疾虽然表面悠闲,可内心却如坐针毡。

眼看国家衰微,可辛弃疾却无能为力,最终只能将自己的愁苦写在词中: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1188年,辛弃疾参加鹅湖之会,万分感叹中写下了《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写出了辛弃疾的壮志难酬,更写出了英雄迟暮的无奈叹息。

就这样又过了十几年,当主张北伐的权相韩侂胄任用主战派时,辛弃疾成功就任,出任镇江知府。

历史上的镇江是建功立业的地方,同时也是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辛弃疾感叹自己终于还是等到了这一天,于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便在镇江北固亭问世。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就在辛弃疾积极布置军事工作时,韩侂胄却将辛弃疾降职,试图独立揽下灭金的不世之功,结果韩侂胄因急功近利,导致北伐惨败。此战失利后,韩侂胄被杀,主和派又重新占据上风。

此时的辛弃疾已经66岁,命运多舛、壮志难酬的他又在宋朝兵败后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昔日豪情万丈的少年已经老暮不已,尽管心中仍有报国之志,但已是行将就木之身。1207年,当朝廷再次想起辛弃疾,准备起用他时,他已经卧床病重。

不久后,辛弃疾病逝,生死弥留之际,他仿佛看见了在疆场驰骋的少年,奋力厮杀!

本文由挥墨历史创作,喜欢请关注。

本号已签约“维权骑士”,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您尊重原创,遵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