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千年名寺中有我国最高的铜铸大佛“千手观音”被称为世界之最
正定千年名寺中有我国最高的铜铸大佛“千手观音”被称为世界之最
我总不解,为何历代皇族对隆兴寺如此宠爱?
而今天的正定大佛寺却远没有那么出名?
正定是座古城,正定由真定所改。真定其地原在东垣故城,唐初徙今治。而正定古名安乐垒,建置于公元352年。后因沿袭真定之名,清时改为正定。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居住在今河北省境内的白狄族人以正定为中心,建立鲜虞国,国都新市。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鲜虞国被晋国所灭,此地属晋国管辖。
战国初期鲜虞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在此设东垣邑。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属赵。
秦统一中国后,改东垣邑为东垣县,治所在今石家庄市古城村附近,属钜鹿郡。汉初,仍为东垣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意即真正安定),属恒山郡。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因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分常山郡北部置真定国,辖真定、藁城、肥垒(今藁城县城子村一带)和绵曼(今井陉县境)四县。
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真定国,将真定县划归常山国管辖。
三国时,真定县属魏国常山郡。
所以正定人喜欢说自己是常山人,是因为有个三国名将赵子龙。
而我今天想说一说正定的文物价值。
夜幕降临,正定古城被万盏彩灯装点得金碧辉煌,闪耀的霓虹,像五颜六色的焰火,处处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登城楼观夜景,俯瞰历史文化街区,一道道美丽的光影线条更加衬托出千古风韵,古韵悠悠的街道。
古老的文化神韵和现代都市的气息在这里完美融合。
说起文化神韵,就先说说这位于正定县城中的隆兴寺吧。
隆兴寺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隋称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
今天的隆兴寺,多被人称为大佛寺。隆兴寺是我国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隆兴寺作为河朔名寺,历经千年,见证了唐宋至民国时期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隆兴寺是是中国国内现存宋代建筑、塑像及石刻最多的寺院建筑之一。
正定隆兴寺内有被我国古建泰斗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还有被鲁迅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有我国最高的铜铸大佛“千手观音”等被称为世界之最。铜像身躯高大,比例适度,其形体之巨、雕工之细实为罕见。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敕令于龙兴寺铸大悲菩萨金身,并盖大悲宝阁。开宝四年兴工至八年落成,并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宋代建筑群。元、明、清历代又进行扩建和重修,并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西侧增建帝王行宫,形成东为僧舍,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寺院达到鼎盛时期。
在寺内四处走,到也看不出多少特别之处,除了古朴与端庄之外,就是特色。而听导游讲来,收益多多。从东晋十六国时期,隋文帝时代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代改称隆兴寺。北宋时重建,形成了一个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大的宋代建筑群。
隆兴寺是座千年古刹,也是一座珍藏了无数中华瑰宝的艺术宫殿。
隆兴寺面积8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和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龙泉井亭。
有导游讲述,赵匡胤为何建造大佛寺?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率军攻打太原,驻跸正定时前往正定城西唐朝大历年间自觉禅师创建的大悲寺礼佛,寺僧可俦法师对他讲,寺中大悲阁内原供一尊4丈9尺高的铜铸大悲菩萨,五代后汉时,契丹攻打真定,大悲阁及铜像上半身毁于战火,寺僧用泥对佛像进行了修补。时隔不久后周显德二年,世宗柴荣诏令毁佛铸钱,佛像下半截铜身也被毁掉,僧众又用泥进行补塑。历经这两次劫难原来一尊好端端的铜佛便成了一尊泥像。可俦法师为恢复铜像金身,得到皇帝恩准,他说当年毁佛时,莲花座内发现有“遇显即毁,遇宋即兴”八个字。赵匡胤听了以后,果然为之所动,遂敕令在城内龙兴寺重铸大悲菩萨金身。
院落南北纵深,重叠有序,殿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
导游告诉我,这里从哪里能看出来受宠,要看在寺庙届的地位与建筑的特色和格局。
这的摩尼殿大殿结构十分奇特,正方形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柱子粗大,有明显的卷刹、侧角和生起;殿脊、飞檐曲线如波,自然流畅;四角微翘,如鸟振翅欲飞。像这样外观重跌雄伟、富于变化、形制颇为特殊的古建筑,为宋《营造法式》之典范,被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后人总结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有北宋建筑摩尼殿,其平面造型和建筑形式在中国古代殿堂建筑中独树一帜。
五彩悬塑倒坐观音,为佛教美学艺术的上乘之作。而我见过的最美的观音也是这里的镇寺之宝了。摩尼殿内槽北壁为一座宋代的泥塑五彩悬山,悬山上共有佛像30余身,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端坐于中间的五彩自在观音像,俗称“倒坐观音”。观音像高3.4米,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柳眉之下,那双智慧深邃的眼睛微微俯视,恰与礼佛者仰视时形成感情上的交流。这人性化了的佛像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
转轮藏阁内的宋代转轮藏则为现存时代最早者,是宋代小木作稀有遗物。最古老的转轮藏转轮藏,是一座收藏经文的旋转书架,外观形似八角形亭子,中设木轴,亭身设有经屉,可以存放佛经,推之可转动。取佛教“法轮常转,自动不息”之意,喻佛法犹如轮子辗转相传,永不停息。
隋朝的龙藏寺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是我国现存著名古碑刻之一,其碑文书法上承六朝碑石余韵,下开唐楷先风,对研究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发展和字体演变具有重要价值。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的珍贵实物资料。近代著名学者康有为赞誉“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后人也称其为楷书第一碑。
隆兴寺又被称为大佛寺,是因为这里有我国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观音。它为北宋开宝四年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像高21 .3米,共42臂,除本身的两只手、眼外,在身体左右各有20只手,分别执日、月、净瓶、金刚杵、宝剑等法器。铜像身躯高大,比例适度,其形体之巨、雕工之细实为罕见。
千手观音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高的铜铸立式佛教造像。
有个传说,说了大佛的造成。北宋开宝四年(971年)七月二十日,三千名工役聚于隆兴寺,开始了这一浩大的工程。先拆去九间讲堂,挖地基于黄泉,留一2米深,边长13米的方坑,内栽7根熟铁柱,每根铁柱用7条铁锏合就,再用7条铁绳捆系,然后将方坑内注满生铁水,坚实的基础使佛像经受住了千百年来多次地震撼摇。基础打好以后,其上立一大木为胎,先塑出千手观音泥像,制出内模外范,然后分七段接续铸造。第一段铸莲座,第二段至膝盖,第三段至脐轮,第四段至胸臆,第五段至腋下,第六段至肩,第七段至头顶。相传在铸佛像头部时,因为佛像太高,铜水没等提上去就凝固了,工程被迫停了下来,这时有一位白胡子老人正在观看这一工程,工匠们就请教他“老人家,您有什么好办法吗?”老人捋着胡子笑了笑说:“我已是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能有什么好办法呢?”说完,老人飘然而逝。工匠们便从他这句话里悟出了屯土的道理,采用屯土的办法很快就铸好了大佛的头部。
毗卢殿内的铜铸毗卢佛,构思奇巧,制作精美,是中国古代铜造像中的珍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隆兴寺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屡拨巨款先后对寺内转轮藏阁、慈氏阁、摩尼殿、龙泉井亭、大悲阁等进行落架重修,使大多古建筑保持了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堪称国宝,毗卢佛设计独特,精美绝伦,为明万历皇帝朱翊钧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所御制的。这尊毗卢佛全部为青铜铸造,高6.72米,由三层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圆鼓形莲座层置而成。三层莲座的千叶莲瓣上均铸有一坐式小佛,表情、手印富于变化,整尊造像上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这尊皇家御制的毗卢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铜铸工艺,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堪称海内孤例。
有些寺庙国宝级文物有一两件足矣,而隆兴寺多到六件,保存完好,受宠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
其实正定的在小国宝远远不止六价。现存隋唐以来建筑38处,其中,国保10处、省保5处、县保24处,馆藏文物7672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264件,国保级文物在全国县级行政区中位居第二。
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意为三山:恒山、常山、中山三个名称都有山字而不是山,故有“三山不见山”“九桥不流”之说, 是在隆兴寺天王殿前、府文庙栽门前、县文庙前院各建有一座三路单孔石桥,桥下各有一小池,雨后有些积水,天旱则干涸,故有此称.
还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始建于隋开皇六年的隆兴寺是中国著名的十大名寺之一,被称为“京外第一名刹”,除了前面所说的寺内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堪称世界之最,摩尼殿是世界古建筑孤例,龙藏寺碑被誉为“隋碑第一“,倒座观音被鲁迅先生惊叹为“东方美神”。
开元寺钟楼是中国现存的唯一唐代钟楼。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多宝塔等造型奇特,建筑精美,具有极高的建筑学、美学价值,被誉为“古建艺术宝库”“佛教文化博物馆”。
10处国保:隆兴寺、开元寺、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天宁寺凌霄塔、县文庙大成殿、府文庙、唐代风动碑、正定古城墙、梁氏宗祠。
5处省保:西洋仰韶文化遗址、小客龙山文化遗址、新城铺商周遗址、梁氏宗祠、王氏家族墓地。
为了宣传,我把这些称谓一一说出: “九楼”指的是原城四门楼、四角楼、阳和楼;“四塔”为凌霄塔、华塔、须弥塔、澄灵塔;“八大寺”指隆兴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前寺、后寺、崇因寺;
“二十四座金牌坊”是过去正定拥有大大小小二十四座牌坊,像较大的许家牌坊、梁家牌坊等。
相关景点推荐:
1、赵云庙
赵云庙位于正定县,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正定)人,三国名将,有“常胜将军“之称。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积1500平方米。该庙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赵云庙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与世界文明之隆兴寺、荣国府毗邻。
2、开元寺
正定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2000年6月在正定城内府前街出土了一巨大赑屃(bixi)残碑基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有关专家考证,为后唐遗物,距今约1200余年,是研究中国后唐至五代时期历史的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国内罕见的艺术珍品,堪称天下第一。现存于开元寺内。
3、天宁寺凌霄塔
凌霄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现存的四座古塔之一,位于城内天宁寺,是正定四塔中最高大者。因其巍峨挺拔、直插云际,故名凌霄。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当地百姓俗称木塔。为保护这座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塔,198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予以重修,在保持原貌的原则下,于1982年进行了落架重修。
4、临济寺
临济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址在正定城东南的临济村。唐大中八年(854年),山东曹州(今菏泽一带)人义玄来河北弘扬佛法,到正定临济寺作主持并创立了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唐咸通八年(867年)四月十日,义玄禅师端然圆寂,其弟子遂将他的衣钵于城内建塔安葬,临济寺也随之移到正定城内。唐懿宗久闻义玄大名,甚为敬慕,赐谥“慧照禅师”,所建之塔命名为“澄灵塔”。
澄灵塔高30.47米,为八角九级砖仿木构密檐式塔,建在八角形砖砌台基上,台上为石砌基座,再上为砖砌须弥座,束腰正面镶嵌清雍正皇帝谕旨石刻,其余各面均有二壸门花饰。须弥座上是由勾栏、斗拱组成的一围平座,平座上以三层仰莲承托塔身。第一层四正面做砖雕拱形假门,四侧面饰方形假窗,正面圆形假门上端嵌“唐临济慧照澄灵塔”石匾。第二层向上,层高骤减,密檐相接,形成柔和协调的轮廓线。塔顶覆绿琉璃瓦,塔刹由仰莲、宝瓶、相轮、圆光、宝盖、仰月、宝珠等组成。
临济寺澄灵塔坐落于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临济寺内,俗称青塔、衣钵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灵塔举高30.7米,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该寺于1984年由文物管理部门移交佛教团体。1986年以后,先后重建了大雄宝殿、法乳堂、传灯堂以及山门殿等建筑,使之成为正定名刹。2001年06月25日,临济寺澄灵塔作为金代古建筑,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5、长乐门
据相关资料记载,正定城墙属府级规制,周长24里、高3丈3尺,设有四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经过岁月的损耗,正定古城墙仅存有颓壁残垣和南、西、北三座摇摇欲坠的城门。长乐门是后来修复的,城门分上下两层,上屋檐下的“长乐门“牌匾为著名书法家启功所书。
6、广惠寺华塔
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位于正定县历史文化街区东侧。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惠寺因有华塔又称华塔寺。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该寺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明代中期曾予以修葺。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根据塔的结构形式和第一层内壁上正隆六年(1161年)墨迹推断,该塔应为辽金时代遗物。
7、梁氏宗祠俗称梁家祠堂,是正定名门望族梁家祭祀祖先的地方,始建于明代,1982年11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由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至1998年由文保所自筹资金14.5万元对其进行了落架复原性重修。 梁氏宗祠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每间都有门,正中是红漆木扇门,其他四门是木窗格门。正门前挂有一副对联:“光被家国九分韬略五经济,荣及乡里一门栋梁两朝功”。落款是“邑人 李翼良 撰并书”。这副对联客观地评价了梁氏先人对国家、对家乡、对后世的功绩与影响。殿内正中挂有两副画像,一位是明代名相梁梦龙,一位是其曾孙、清代大学士梁清标,四周墙上挂有梁氏家谱及碑文拓片,讲述了梁氏家族的渊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与贡献。
梁氏一族是明洪武年间从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迁居真定北圣板的。相传六代至梁梦龙而家族大显。梁梦龙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他为官秉直,战功卓越,受到了万历皇帝加官进爵等一系列的奖励,是明史有传,百姓传颂的名人,人称“梁阁老”。他的曾孙梁清宽、梁清远、梁清标同列“九卿”,人称“一门三进士”。可以说,梁氏家族是“一堂荣五代”,辈辈出高官,门庭显赫。
梁氏家族曾在老家北圣板村附近建有占地三百多亩的梁氏墓园,在真定(今正定)城西北建有雕桥庄别墅,城内建有占地40多亩的“梁相府”。另外,南城门内还有为梁家歌功颂德的“三世一品坊”,“大司马坊”等多家石牌坊。可惜,这些建筑都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而不复存在,只有这座梁氏宗祠和蕉林书屋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岁月的沧桑。
从梁氐说一说正定的名人。
辉煌的文化造就了正定人才辈出。仅列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河北名人”就有7位:百岁帝王赵佗 、三国名将赵云、范仲淹、医学家李杲、苏天爵、元代戏曲作家白朴 、梁清标。
还有中国五代末、宋朝初勇将高怀德、汉末黄巾起义军首领张燕等。有据可谈的历史名人占148位,正定历史上曾有95位考中进士,著名学者百余人,著作500篇。
(文内所有照片皆由著名的摄影家尚二明老师拍摄)
四十年来,正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成就。尤其近年以来,正定以“创城”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城市面貌全面提升,社会反响良好。尚二明同志上世纪90年代曾在正定县政府工作。他热爱摄影艺术,在工作之余,用镜头陆续地记录下了正定县的非遗特色、国宝文化及古城的发展变化。
-
- 网文史话 - 天涯论坛
-
2025-02-14 13:53:07
-
- 这20 部台湾偶像剧太经典了!看过10部,说明你老了......
-
2025-02-14 13:50:52
-
- 俗话说“十个奇门九个疯”,道家秘术奇门遁甲为什么这么邪乎?
-
2025-02-14 13:48:37
-
- 目前最赚钱的几个行业,你知道吗?
-
2025-02-14 13:46:22
-
- 海布里之王退役7年,解开枪手队长魔咒的钥匙何在?
-
2025-02-14 13:44:06
-
- 《西游记》中“八十一难”之故事梗概(二)
-
2025-02-14 13:41:51
-
- 南北朝时期南宋文帝-刘义隆
-
2025-02-14 13:39:36
-
-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2025-02-14 13:37:20
-
- 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
-
2025-02-14 13:35:05
-
- 带你详细了解美国简史
-
2025-02-14 13:32:49
-
- 法国都铎王朝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Catherine-of-Aragon)像
-
2025-02-14 13:30:34
-
- 高职中的985,院校“双高计划”排第一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2025-02-12 18:42:43
-
- 福原爱现在瘦身美出天际,年薪超过丈夫几十倍,她对丈夫很满意
-
2025-02-12 18:40:28
-
- 10大最好吃的武汉热干面品牌,酱香味美口味地道,你都吃过吗?
-
2025-02-12 18:38:12
-
- 9款简单甜美的辫子发型图!
-
2025-02-12 18:35:57
-
- @宁乡人:留意这些“奶茶”,可能是毒品!
-
2025-02-12 18:33:41
-
- 一对卖到上千元!德州夏津:小小白玉鸟孵出产业“致富经”
-
2025-02-12 18:31:25
-
- 宁淮高铁线路争议,江苏念念不忘的线路安徽会全力配合吗
-
2025-02-12 18:29:10
-
- 大年三十准备什么菜?
-
2025-02-12 18:26:55
-
- 犹太民族的起源
-
2025-02-12 18: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