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兔网 > 杂谈 > 正文

​中华姓氏之-龙姓

2025-01-19 10:55 来源:去兔网 点击:

中华姓氏之-龙姓

龙姓,古老的姓氏,春秋时有龙子,战国时有魏国大将军龙贾,发祥于河南山东间地。

姓氏起源

一、出自姬姓,源自御龙氏、舜臣纳言龙(纳言为官名),《姓纂》及广韵等书均有记载。

二、出自子姓。商朝出土文物有商子龙鼎。后代称龙氏。

三、出自嬴姓,以国为氏。周朝出土文物有龙伯戟(伯爵),樊夫人龙嬴墓葬等。至春秋时期国尚存,后代称龙氏。

四、出自偃姓。春秋时江淮之间有群舒国,皆偃姓。是舒国遗民与其他各偃姓国遗民合建,其中有舒龙国。后舒龙国灭于楚国。舒龙国在汉朝为龙舒县(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五、为龏氏所改。商朝有子龏氏族,子龏氏与子龙氏是严格的并列关系,同是商朝贵族,并存在通婚(朱凤瀚《子龙鼎的年代与铭文之内涵》),至西汉时尚有龏遂、龏敞等(见于《汉印文字征》)。汉后罕见龏氏,或有改为龙氏者。

六、其他姓氏改姓而来

古代有勾龙氏,或有改姓为勾氏、龙氏者。

龙丘氏改姓,以山为氏。新莽时有隐士龙丘苌,吴人。

蔡邕《琴操》有楚人龙丘高;北魏时有梁国都督龙丘大千。其后或改龙氏。

迁徙分布

秦时期,龙姓源出河南、山东,而后搬迁,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以及安徽。

汉朝时期,甘肃和湖北、湖南省境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间地已是龙姓繁衍的三大中心。

宋朝时期,龙姓大约有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以后。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西、安徽,这三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87%,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等省。四川省为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龙姓总人口的32%。

全国形成了西部四川、东部赣皖两大块龙姓人口聚集区。

宋元之际,受“大时代影响”,龙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和其他汉姓氏族一样,四川和河南地区龙姓人口急剧减少,而主要分布在湖南和江西地区。

明朝时期,龙姓大约有12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这两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这两省的龙姓又集中了14%。

江西省的龙姓人口约占龙姓总人口的44%,为龙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江西为中心的赣、湘、鄂、桂龙姓人口聚集区。

河南地区龙姓人口急剧减少,而主要分布在湖南和江西地区。

明朝时期,龙姓大约有12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这两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这两省的龙姓又集中了14%。江西省的龙姓人口约占龙姓总人口的44%,为龙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江西为中心的赣、湘、鄂、桂龙姓人口聚集区。

姓氏名人

龙子:春秋时学者,孟子引以为先贤,于《孟子》一书中多处引用其言论主张,如《告子上》:“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滕文公上》:“龙子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贡」”。

龙贾:战国时魏国大将军。魏惠王时与魏公子卬(即魏昂)率魏国军队对抗秦国。

龙未央:先秦楚国猛士,与石敢当齐名。

龙章:宋代人,画家,善画虎兔。

龙之章:河南项城人,清代著名医学家,著有医书《蠢子医》。

龙汝言:清代安徽桐城人,嘉庆年间状元,后任内阁中书,官至兵部员外郎。

龙英台:1952年出生台湾高雄,现代作家、曾担任“台湾文化部部长”。

龙丹妮:湖南电视台资深导演、制片人、编剧、被封为超女教母。